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記者默帝/報導   古云,君義臣忠,父慈子孝!   意思指父子之間要有親情,同樣的,君臣之間也要講道義。古代明君聽得下忠臣逆耳之語,才有所謂的「忠言逆耳」之詞,反之,昏君只聽得到「佞臣」的讒言,身旁儘是一堆小人之花言巧語。   除舊送走「貪得無厭」的扁珍洗錢風暴,孔子早於「十有五而志於學」、「卅而立」、「四十已不惑」、「五十則知天命」…可惜啊!迎新,卻送來了近半百官大爺,雖稱他「青年軍,帥白氣盛有一套」,自稱排名第三,竟傳出驁人索賄事件,震驚各界。   「意思」呀!三、三、二三,讓全國電視新聞有如連續劇不停播報,二、三周來,新聞不但無法澆息,卻灌頂的向上延燒。有說,「意思」呀!是我南部的大柱腳,接著又冒出吳、郭各得一千萬與阿嬌大帳房等事件,火花四面八方噴出,讓老百姓直呼及驚訝連連,同時也貽笑國際。   老百姓都在想,已經消聲匿跡二、三周的馬王爺,心中不知有何感想!猶記事件一出,記者會中,誓言不論涉案官員層級有多高,一律查辦到底,大家就等著明君的出現。   孔子的「六十而耳順」,古代明君聽得下忠臣逆耳之語,智慧已能無所不在地運用日常生活中,並順乎天理自然之道。   設若馬王爺仍聽不下逆耳之語,柿子只挑軟的吃,辦綠不辦藍,大事化小,到此為止,恐怕馬王爺一世英...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花東發展條例全縣公聽會 神隱

花東發展條例全縣公聽會 神隱 全程監督的地球公民基金會 貼文表不滿  記者林茂/報導   花東發展條例公聽會第14場原訂為全縣公聽會,卻臨時貼出告示延期,至今已超過2個禮拜,卻是復會遙遙無期,猶如神隱,讓人不解。   全程監督花東發展條例公聽會的地球公民基金會最近在該會網上貼文,表達不滿,以下是第一篇全文。 離民意遙遠的花蓮縣政府 第一名縣長那安ㄋㄟ?   花蓮縣政府於六月中旬召開十三場在各鄉鎮的公聽會,嘗試就現在縣府規劃的花東條例基金運用做說明,也廣納民眾的意見。據計畫主持人私下透露,會辦這麼多場公聽會,全是因為過去我們的強力爭取,使縣府不得不做。因此,地球公民基金會也就跟著縣府的腳步,一連參與了十三場的公聽會。 公聽會程序顛倒、不正義   到了現場,其實每個場次來的人數相當不一,最少的十個人以內,多也有到五六十人,但這公聽會其實不像公聽會,除了在上位計畫尚未核定就先進行綜合計畫的公聽,根本性的程序顛倒、不正義外,在會議中也再三強調這些計畫未定案,要大家提供新意見外,儼然如同親民時間,但是否如同過去「各自表述→通通參考→沒消沒息」的模式,就有待檢驗。   而在縣府的具體簡報中,除了強調是將花蓮打造成「家」的意象外,具體的方向仍不脫「旗艦型觀光建設」。當我們過去進行一系列花東...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護衛海岸 花蓮市環保公園護岸獲補助198萬

護衛海岸 花蓮市環保公園護岸獲補助198萬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市環保公園基底海堤遭海浪侵蝕情況嚴重,其修護所需費用與技術超出公所能力負擔,市公所積極向上級爭取整建經費,近日獲環保署補助一百九十八萬,投擲消波塊進行防颱前補強作業,市公所將持續爭取經費,護衛花蓮美麗海岸。   位於花蓮港北邊的花蓮市環保公園,卅年前原為花蓮市垃圾堆置場,民國八十五年儲存量額滿後,隨即封場進行植生綠化,並為了減緩海浪拍打力道,花蓮市公所分別於九十四年、九十八年申請「垃圾掩埋場臨海護坡工程」經費,修築擋土牆與蛇籠,保護環保公園基底。   然隨著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造成災害頻傳,颱風與強降雨威力增強,九十四年所修築的擋土牆已被海浪侵蝕,出現缺口,環保公園基底垃圾腐植土裸露,三十多年來累積的垃圾曝露於海岸邊,花蓮市長田智宣憂心海堤一旦饋蝕,大量垃圾隨海浪捲入海中,將可能造成一連串海洋汙染,其影響層面除了鄰近的漁民生計、定置漁場外,還可能波及海洋深層水抽取,對產業、經濟、生態等,均有嚴重影響,其影響層面之廣,非市公所一己之力可以解決,四月已邀集立委蕭美琴、環保署、水利署等單位人員共同會勘,商討解決之道。   田智宣表示,興建臨海護坡只是治標之法,唯有進行海岸復育、以緩坡施工法,減緩海浪沖擊力道,才能治本...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魏嘉賢籲各人孔蓋全面下地化以維路人安全

魏嘉賢籲各人孔蓋全面下地化以維路人安全  記者張麗英/報導   議員魏嘉賢(見圖)對花蓮交通、路平與用路安全、藍色公路、舊酒廠文創園區進行質詢;他出示路面上常見中華電信、台電、自來水公司設置之各種人孔蓋,並以自身服務處為例,短短一公里間竟設置高達150個人孔蓋,他呼籲應將人孔蓋全面下地化,電箱也應一併處理,以保持路面平順,維護用路人安全。   建設處長鄧明星回應,建設處致力落實「一鄉鎮一路平專案」,以一年3,000的預算撥予鄉鎮市公所,近三年總經費共九千萬元,101年補助5個鄉鎮市公所,未來將人孔蓋下地率列為重要目標,目標值要超過50%,今年下地率已達61.3%。   傅縣長強調,維持路面平整,減少人孔蓋、電箱,是全國各縣市政府責無旁貸的交通安全要務,事業單位能否配合辦理是一大問題,公權利未必及於既成事實,但對於新鋪路面,他全力為鄉親爭取「下地化」以確保安全。   魏嘉賢指出,日前舊酒廠修復完畢,新開股份有限公司進駐花蓮舊酒廠即將著手經營,期待舊酒廠風華再現。   文化局長...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王廷升爭取設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花蓮分部

王廷升爭取設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花蓮分部  記者張麗英/報導   立委王廷升14日在教育部組織法質詢時,強力要求教育部長蔣偉寧未來在花蓮設置「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花蓮分部」以訓練全國優秀運動員及舉辦國際賽事吸引觀光,並連結推動花東地方發展條例所設定之四大產業:(1)有機無毒農業(2)多媒體文創產業(3)觀光、社區及雲端健診(4)原住民族群生活條件及環境之改善等發展。 花東是孕育優秀運動員的搖籃   王廷升在質詢時也提出,花東兩縣皆有專門的體育高中,也是國球(棒球)的發源地,目前正在左營集訓中心接受培訓就有王正邦、江平函兩位選手,尤其花蓮從過去的三、四十年來成就了許多優秀的運動選手,像十項全人的古金水、亞洲新鐵人之稱的吳阿民或是知名職棒選手:郭源治、陳義信、王光輝、王光熙、陽介仁、黃忠義、張泰山及田徑好手林德生、施阿勇、陳長明、田阿妹、金麗英、劉志宏。都來自於花東,再則,目前花蓮的許多年輕選手,像白曼婷(拳擊)、白富貴(拳擊)、蔡帛希(跆拳道)等個別選手,到全國冠軍的花蓮美崙國中足球隊,都是花蓮體壇界的驕傲,就連跆拳道奧運得金牌的陳詩欣,日前也都長期定居花蓮,因此,花蓮絕對是一個可以培育更多優秀體壇人才的搖籃地。 四大發展方向可經由設置國際級體育訓練中心來串聯實踐   而日前在花東地區...